地址: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小洪山邮编:430071电话:027-87197149电子邮件:wrasp2016@163.com
鄂ICP备19017805号-1 2019 武汉科学普及研究会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走进北湖街道环保社区
6月27日,一场以《减少碳排放,你可以做什么?》为题的科普报告会在北湖街道环保社区顺利开展。本次报告会邀请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武汉科学家科普团团员徐世球作科普讲座。
讲座中,徐世球教授从认识碳排放、减少碳排放两大方面展开。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碳排放的科学含义、产生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气候变化与危害,详细阐述了双碳目标的科学内涵、实现途径,还强调了各行业领域及每个人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责任。同时,徐世球教授介绍了我国为实现这一目标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他的讲座主题鲜明、内涵丰富,贴近生活、大众和实际,兼具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让社区居民深刻认识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
互动环节中,社区居民积极提问,围绕绿色低碳生活与徐世球教授深入交流。徐世球教授耐心细致一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会后,工作人员向居民们分发调查问卷,收集大家对此次科普讲座的意见和建议。此次科普报告会在居民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实用的低碳知识,更增强了绿色发展的意识。
走进易家街道竹叶海社区
7月4日,武汉协和医院教授、武汉科学家科普团团员杨盛力为武汉市硚口区易家街道竹叶海社区开展了“科学防癌,健康生活”肿瘤防治知识讲座。
活动现场,在场的居民详细地解释了什么是肿瘤,什么是癌症。他强调,肿瘤并非都是致命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科学治疗和积极预防。接着杨教授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个角度解释“什么人患癌风险高”的问题,告诫居民要杜绝不良的生活习惯,远离高盐、高糖、高油等食物,不吸烟酗酒,保持健康的饮食和作息,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主动参加防癌健康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社区居民王女士说:“我爸妈经常吃剩饭剩菜,坏了的水果都舍不得扔掉,我让他们定期体检,老人怕花钱怎么都不去,我说多少次都不如医生讲一次见效,这样的活动以后要多开展。”
讲座结束后,医生进行现场义诊,认真聆听居民的倾诉,仔细查看病历资料,为居民提供可行性建议。通过此次讲座,增加了居民们对肿瘤疾病的认识,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把更多实用的健康知识送到居民身边。
走进东西湖东山街
7月9日,一场以“职工的心理压力与调适”为主题的科普报告会在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街举行。武汉科学家科普团团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郑晓边受邀主讲,为街道及社区干部、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堂生动实用的心理辅导课程。东西湖区科协、东山街办事处相关科室负责人及辖区社区代表等50余人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开场,郑晓边教授带领现场人员做起了“开心健脑手指操”,简单有趣的动作迅速调动起现场氛围,让大家在轻松互动中放松了身心。在方法论指导环节,郑教授提出了“五心十法”学习策略。他强调,信心是开展工作的动力源泉,细心能帮助发现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宽心可让自己在繁杂事务中保持平和心态,耐心是与群众有效沟通的关键,知心则有助于理解群众需求与同事想法。这“五心”在基层治理中具有重要实践价值,鼓励社区工作者将其融入日常工作,以积极心态投身社会治理。
现场互动环节气氛热烈,社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提出了在城管执法中遇到难以沟通的情况该如何正面处理等实际问题。郑晓边教授结合心理学知识,从对方心理状态分析、沟通技巧运用等方面给予了专业解答和具体解决建议,为基层工作者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科普报告会受众面广、实操性强,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紧密结合,是心理学赋能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郑晓边教授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优质专家资源惠及偏远地区的理念,真正实现了科普惠民、科普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