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成炬 照暖寒冬 ——武汉科学普及研究会抗击新冠肺炎纪实
发布时间:2020-06-02浏览次数:894

2020年1月23日凌晨,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次日,湖北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庚子开年,一场迅速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绷紧了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神经。1月25日,在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总书记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动员,要求大家“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武汉科学普及研究会作为在武汉的科学传播机构,该如何为吹散“新型冠状病毒”这片突然出现在江城武汉上空的乌云,为打赢这场全国范围内疫情防控阻击战尽到自己微不足道的一份力量呢?

不改初心不怠使命

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于2010年和武汉市科协、武汉市教育局共同组建了武汉科学家科普团,并于2014年在此基础上发起成立了武汉科学普及研究会,有效整合了在汉地区的科普资源,提升了科普工作实效。中科院武汉分院院长、武汉科学家科普团团员袁志明和中科院武汉分院分党组书记、武汉科学普及研究会理事长李海波都认为这次疫情会是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该利用研究会丰富的科普人才资源开展新冠肺炎应急科普工作。

大年初一,接到任务后,武汉科学普及研究会副理事长、武汉科学家科普团团长张先锋和研究会秘书长叶昀的大脑里不停地闪过一个个问题。他们开始思考,这次的应急科普该怎么做、如何做、找谁做、做了是否有效以及会不会出现突发公关事件等诸多问题。大家是否还沉浸在爆竹贺岁、辞旧迎新的氛围中?面对诸多未知,我们该如何组织动员、如何部署?作为研究会秘书部的工作人员,心里也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觉得这项工作非常必要,每天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数据和信息,不断冲击大家的心理防线,同时谣言四起,组织专家发声刻不容缓。另一方面,专家大多身处武汉,自身也面临着最严峻的疫情形式,他们及家人处于何种境况尚未可知,还有些身处科研一线,在这个特殊时间发动大家做科普工作,心里总有点过意不去。最后,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认为启动这项迫在眉睫的工作对抗击疫情大有裨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正是研究会的初心和职责所在,应该放手去做。

通过电话和网络沟通,研究会秘书部初步拟定了“科学防控、理性对待信息及心理健康”三个方向,提出了有专业背景、可能有时间的老师名单,先由他们撰写科普文章,通过网络的渠道传播科学知识,但愿对疫情防控给予积极有力的支持。同时,研究会向湖北省、武汉市科协及时汇报了思想动向和主要工作,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鼓励,武汉市科协郑华副主席、李兵副主席给与了研究会多次的工作指导。

尽职尽责精益求精

刚开始我们考虑时间紧、任务重的时刻是不是能采取一些激励措施,没想到的是向专家约稿的过程非常顺利,大家都一口答应,并及时有效地向我们提供稿件。华中师范大学王欣副教授、郑晓边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王增珍教授快速响应的积极作风都让我们深受感动。对于文章审核,中科院武汉分院科技处处长、武汉科学普及研究会副理事长王勇再三强调,千万不能因为任务紧迫降低审核标准或是简化流程,甚至要比以往更为严格。科普团团长在仔细阅读每一篇文章后都会提出自己的意见,作者几番打磨后,稿件由研究会秘书长提交至中科院武汉分院综合处、中科院传播局等机构,再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复审,为文章的科学性把好每一道关,经过反复修改,走完12个程序后文章才最终和读者见面。众所周知,初稿完成后修改文章也并非易事,因为需要对全文结构和诸多细节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十分耗费心力,经常连续多日凌晨2点、5点各层面还在修改反馈稿件,大多数专家都对文章反复修改一事十分理解,并表示希望听到文章所涉领域专家的反馈,这是他们作为科学家、教育者对于知识的敬畏,对读者的负责。

挺身而出为国纾困

研究会设置的科学家科普团有一项规定,团员年满75周岁后将不再参加研究会和科普团的日常活动,而是作为资深团员为科普团招募新团员进行严格把关,因此这次征集文章我们也并未去主动联系这些资深团员。他们当中有一位即将年满78周岁的老同志孙学东,他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孙教授积极响应武汉市科协号召,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社区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牵头开设了心理热线,为市民疏导心理障碍,帮助市民战胜疫情。因为各位专家都各自隔离在家,公布的热线为孙老师的家庭电话,他接到任务后再组织兼职专家参与。此前,孙老师还通过湖北之声、湖北经济广播、湖北资讯广播在2020年1月31日的疫情期间特别直播节目《我们在一起》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从科学饮食、规律生活、适当运动、心理预防四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郑晓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王增珍也通过科普文章和媒体采访等方式针对疫情期间心理防治问题建言献策,为促进公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郝晓光支持疫情防控的方式格外特别。疫情爆发后他坚持用自己平时喜爱的诗配照记录抗疫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雷神山、火神山、方舱医院的快速建设,也能发现放弃休假、骑自行车返岗的甘如意医生等逆行者的身影。为了给武汉加油,他创作了一首《不孤之城》:“全国驰援踏征程,更有人民子弟兵,谁说武汉是孤城,万众一心正沸腾。”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郝老师源源不断地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对疫情期间网络上的各种声音,我们的科学家并未沉默以对,而是积极发声,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退休职工梁布锋研究员是病毒学基础研究和生物医药研发方面的专家,在民众高度关注抗新冠病毒药物研发过程并提出种种质疑的关键时刻,他主动提交了一篇题为《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发为什么那么难》的文章。梁老师在文中介绍了创新药物从研究到上市的整个流程,解释了开发药物的速度为何远远落后于疾病发展的速度,同时解除了部分公众对瑞德西韦的误解,让大家对药物研发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和期待。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旭东积极发声,用《大疫当前,岂能围殴科学家?》一文声援忙于科研攻关、无暇自辩的科研工作者,正确引导网络舆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的会员和团员中还有很多人一直站在疫情战争的一线。在国家卫健委、中国科学院的统一部署和湖北省武汉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胡志红、袁志明作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积极参与科研攻关,依托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国家病毒资源库,和研究所团队一起积极开展病原分离鉴定、病毒溯源、病原检测方法研发、抗病毒药物筛选等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作为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组专家也积极参与到新冠病毒毒株基因分析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并取得了良好进展。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挂职副院长的徐栋博士被抽调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疫情防控生态环境安全保障工作组,驻点开展疫情防控生态环境安全方面的一线科学指导工作,科学有效地指导了我省乃至全国疫情期间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工作。

不少公众在研究会公众微信号留言,感谢专家们及时发声,让大家对此次疫情有了更科学的认识。网友雪中梅在评论中说道:“作为一个武汉公民要自觉遵守专家的指导意见!从我做起,以身作则,讲究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不给国家家添麻烦!武汉加油!”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2020年恰逢科普团建团十周年,通过开展应急科普参与这次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也是种特别的纪念。科普团团员撰写的原创科普文章首发在研究会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同时我们和武汉市科协等机构联动,共享科普资源,武汉大学蒋洪博士的《居家防疫病——家庭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指引》,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王欣《一位居家隔离疑似病人的告白和提醒》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梁布锋《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发为什么那么难》等多篇文章被武汉市科协、武汉广播电视台等微信公众号转载。研究会的党员干部也积极下沉社区,助力疫情防控。以理事长李海波、副理事长王勇等为代表的研究会广大党员主动下沉社区并慰问防疫人员,配合开展疫情排查工作,冲在了疫情防控一线,他们都是可敬可佩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各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充分展示了科学传播者的责任与担当,彰显了科技与人文交融交织的魅力。疫情尚未结束,但我们相信,在无数医务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社会各类机构和广大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希望之火必定能照暖寒冬。研究会也将始终坚决贯彻党中央和院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体会员,共同抗击疫情,力争取得完全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