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科普团在行动】切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路径
发布时间:2020-02-02浏览次数:713

作者:梁布锋

我们要了解一种传染病,就需要知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现在我们知道引起武汉肺炎的是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这种病毒是具有外囊膜的正链单股RNA病毒。病毒囊膜主要成分是脂肪和糖蛋白,它包裹在病毒粒子的外面,那么能引发病毒糖蛋白变性的方法,就能灭活或杀死病毒,比如56℃30分钟,当然更高的温度杀灭效果更好。而针对病毒囊膜的脂肪成分,使用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同样能有效灭活病毒。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灵活应用,对于个人用品如毛巾,内衣,眼镜,手机,平板笔记本等可以采取不同的灭活方法。毛巾尽量一天一洗,床单、被子和衣物勤换洗,有条件时高温烘干。水杯、茶杯、餐具等使用过后随时消毒,可用消毒柜或沸水煮水15分钟,消毒后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

新型冠状病毒怎样传播的呢?研究表明有两种方式,一种通过空气传播,带病毒的人咳嗽,打喷嚏等,都可把病毒传播出去。另一种是通过接触传播,病人接触过的物品,用过的餐具,手机,文具等,上面都可沾染病毒。切断空气传播路径的有效方法就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对于一般人来说正确佩戴合格口罩,就能达到防护效果。浅色朝里,深色朝外,金属条朝上。佩戴时先把口罩向内对折,然后贴在鼻翼上排除上方空隙,使口罩贴在脸上。而在取下时要把口罩向外折叠,把外层折在里面,以防口罩外吸附的病毒逃逸。医用外科口罩虽然薄,但能够有效阻挡病毒入侵。日常防护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就好。N95口罩虽然防病毒效果更好,但透气性较差,不适合长时间佩戴。如无发热或流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口罩可以重复使用。如口罩变得潮湿或被分泌物污染,必须立即换掉。一般人员因风险较低,使用过的口罩可以直接丢入垃圾桶。对于疑似感染人员,应在就诊或接受调查处置时,将使用过的口罩交工作人员,作为医疗废物进行处理。不要随便触碰别人使用过的口罩,因为可能会交叉感染。处理完口罩后,记得及时用肥皂和流水洗手。

在一般环境中,普通人接触的病毒量是有限的,勤洗手就可以了。上厕所之后、吃东西之前、接触宠物之后、外出归来,必须洗手。洗手要用流动的水,让香皂或洗手液充分揉搓。在公共场所手尽量少碰触外界物体,例如公交车、地铁的把手,互相之间不握手等,减少接触传染的机率。

尽管当今科技已经很发达,但是防止传染的最好的方法还是与病源彻底隔离。对一般人来说,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和人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外出时戴口罩,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保护自己,保护家人,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战斗。

(作者系武汉科学家科普团成员,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病毒学的基础研究,生物医药的研发。任职期间获得过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