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小洪山邮编:430071电话:027-87197149电子邮件:wrasp2016@163.com
鄂ICP备19017805号-1 2019 武汉科学普及研究会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本报讯(通讯员 甘雨晴 于建生 记者 陈映琦)“动物为何会灭绝?”“幕后凶手是谁?”……近日,2022“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走进邾城街第三小学,来自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王熙专家为百余师生带来一堂关于生态环保科普知识的普及盛宴——《动物灭绝大调查》。 王熙带领孩子们一起乘坐时光机穿越白垩纪、侏罗纪……回到46亿年前的地球,从地球的形成到生命的诞生,从前寒武纪时期到冰川时代晚期,循着历史的痕迹(超级大陆、玄武岩、大坑、大量的铱、齿印、破碎蛋壳……),通过一些线索找出造成动物灭绝的真凶。 三叶虫类、恐龙、猛犸象的灭绝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一番抽丝剥茧,一个个真凶浮出水
6月2日,经武汉科学普及研究会推荐,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国家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武汉科学家科普团团员徐世球荣获2022年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该荣誉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揭晓评选结果,综合网络投票情况和专家组会议评审结果,共有10名获此称号,徐世球是唯一在科学普及的突出贡献获得奖项的科技工作者,这也是对研究会、对科普团科普工作的肯定。 “科学可以‘好用’‘好看’&l
2022年5月25日,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华大新父母教育研究院院长、武汉科学家科普团团员郑晓边走进钟家村第二小学校为六年级师生带来《积极学习 健康成长》的科普讲座。 讲座上,郑教授用活泼幽默的语言,列举了大量鲜活的案例,就心理健康、学习秘诀、培养自信、幸福要素等内容进行了生动地阐述,让孩子们明确健康成长的意义,领悟到幸福就藏在日常生活中,关键在于自己是否用心去感受。燃爆全场的开心健脑的手指操,启发思考的人的发展阶段历程讲解,带来力量的太空出差的科学趣事,使学生懂得拥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培养其正确世界
本报讯(通讯员 甘雨晴 记者 陈映琦)人类与蚊子的“战斗”每一天都在上演,蚊子都有哪些危害呢?5月25日,“2022年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走进武汉市新沟中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研究员夏菡博士给八年级学生带来题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蚊子与传染病》科普讲座。 夏博士通过“蚊子知多少”来引出蚊子的结构和特点,据统计,2016年全球由动物导致死亡人口中,蚊子导致的死亡人口总数排第一,蚊子每年可造成约80万人死亡。 蚊子为什么要吸食血
本报讯(通讯员 甘雨晴 记者 陈映琦)5月25日,“2022年院士专家进校园科普报告会”走进东西湖区愿景小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项目研究员、武汉市生态环境科技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徐栋带领学生们学习湿地保护的相关知识。 “黑水进去,清水出来,湿地遇见你”这一标题让学生惊叹道:“湿地真的有如此神效吗?”面对孩子们求知的面容,徐老师分别从地球为什么流浪、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人工湿地与海绵城市、世界湿地日四个部分进行了讲解。 徐
本报讯(记者 丁莹 通讯员 杨洋)近日,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郑晓边走进江汉区惠康里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长科普报告——《积极学习 健康成长》,教大家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 报告中,郑教授以“人的结构”引出“木桶理论”,让学生了解人的发展阶段历程。通过跟孩子们交流“太空出差”三人组中心理学博士王亚平老师的成长经历和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科学趣事,让孩子们明白积极学习科学的意义,明确健康成长和幸福追求目标。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