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小洪山邮编:430071电话:027-87197149电子邮件:wrasp2016@163.com
鄂ICP备19017805号-1 2019 武汉科学普及研究会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为何落羽杉的根向上生长? 本报讯(通讯员 甘雨晴 记者 陈映琦)11月15日,武汉市2022年“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走进了江夏区纸坊第二小学,武汉科学家科普团优秀团员、中科院武汉植物园高级园艺师“花博士”李俊皞带来题为《生命之花的绽放——植物》的科普报告,与此同时各班学生也通过线上直播共同观看了这场干货满满的科普课。 李老师用自己的名字作为导入,以“李子”为引将学生们带入了奇妙的植物王国
10月14日,“2022年中科院武汉分院科普讲解大赛”在武汉分院举办。本次大赛由武汉分院主办,武汉植物园、武汉科普研究会承办,邀请了来自省科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学家科普团、武汉教育基地等单位专家担任评委,并特设监督组对赛事进行全程监督。参赛选手来自院属在汉各单位科技工作者、科普爱好者和教育基地研究生,讲解内容丰富多彩,涵盖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包括白鲟——长江绝唱、共赏神秘南极、绿碳不歇 蓝碳不止…… 亲子鉴定的原理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矿?微藻有什么作用?猪笼草是怎么捕食猎物的?……要在短短4分钟内,将复杂、深奥的科研成果用公众易懂、感兴趣的
本报讯(记者 陈映琦 通讯员 甘雨晴)日前,由武汉市科协、武汉市教育局和中科院武汉分院共建的“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走进武汉市友谊路中学,中国地质大学徐世球教授为该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碳为观止——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精彩科普盛宴。 “在目前人类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中,二氧化碳约占76%。”徐世球从大气组成的三部分: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讲起,还回顾了名词“温室气体”的起源。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水汽、臭氧、甲烷、氢氟碳化物等。温室气体中最
本报讯(记者 陈映琦 通讯员 甘雨晴)“双手五指依次对应敲击,拇指依次敲击四指,五指交叉抱拳,五指依次伸出握拳……”9月16日,在武汉市第三十二中学五楼报告厅,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郑晓边正通过一段手指操暖场,带来题为《积极学习 健康成长》讲座,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这是2022年秋季开学首场“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 郑晓边教授是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质量监测评价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汉科学家科普团专家。他围绕一个大写的“人”字展开人的身心结构讲解——“人格、智能、体能、体态、体形”。通过王亚平、刘洋等航天员的飞天梦,鼓励在座学生从青少年时期就树立远大的理想。然后
本报讯(通讯员 甘雨晴 记者 陈映琦)武汉市2022年“院士专家进校园”科普活动走进了江汉区红领巾实验学校,被誉为“花博士”的武汉市自然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高级园艺师李俊皞为百余名师生带来了《生命之花的绽放——植物》科普报告。 “空气凤梨的根在哪里呢?”“为什么树怕剥皮呢?”李老师为孩子们解开了一个个关于植物的谜团。她分享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作用及其特性;带领同学们了解
6月15日,“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走进武汉市江夏实验高中,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武汉科学家科普团成员李廷芥为高二300余位师生带来《我所熟悉的“两弹一星”元勋和英雄》科普报告。 已是耄耋老人的李廷芥,用掷地有声的语言和大量珍贵的照片,讲述1970-1976年间参与我国核试验我的宝贵人生经历,通过回忆与邓稼先、王淦昌、林俊德、程开甲等两弹一星元勋和英雄一同在与世隔绝、荒凉偏僻的沙漠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创造了撑起大国脊梁的光辉业绩和不朽成就。李廷芥老师用一个个真实故事,生动地阐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