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小洪山邮编:430071电话:027-87197149电子邮件:wrasp2016@163.com
鄂ICP备19017805号-1 2019 武汉科学普及研究会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白鱀豚、江豚和其它一些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行为学、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组长,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理事长;IUCN 鲸类专家组成员等多个学术组织成员;担任《水生生物学报》、《兽类学报》、《Integrative Zoology》等杂志编委。 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次,先后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二等奖和“WWF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系统病毒学学科组长,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学通报》特约编辑,《中国病毒学》等多家刊物编委。 长期从事病毒学特别是杆状病毒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目前主持“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荷科技战略联盟(PSA计划)等在研课题。发表研究论文120篇,其中,SCI源论文70篇,出版专著13部(章),获授权专利6项。曾荣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二等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副所长,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客座研究员。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爆破协会理事及多种杂志编委。 长期致力于岩石动力学与爆炸冲击波在岩体中的传播及衰减规律研究,参与并负责了我国西北核效应实验(1970-1976)、国家地下炸药库安全实验研究(1977-1985)、大亚湾核电站及三峡工程(1994-2000)等多项重大工程及建筑节能实践(2004--)。1980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87年获国家计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神经生物学方向博士。主讲《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实用营养学》等10余门课程,从事感知觉与脑认知相关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教学科研之余,长期致力于科普创作与宣传,已出版原创科普书籍12种,多次获得中科院、湖北省和武汉市优秀科普作品奖;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湖北省先进科普工作者、武汉市十佳科技志愿者称号。 演讲题目: 一、人类感觉之谜(适合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 1.人类有多少种感觉(远远超过5种); 2.这些感觉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3.如何善用感觉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高级园艺 师、中国儿童中心优秀指导老师、湖北省最美生态道德教育园丁、武汉市自然教育专家、武汉市十佳科技志愿者、武汉科 学家科普团优秀团员。 从事科普教育、自然环境教育、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科学教育的工作,是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普教育专职人员,大家俗称“花博士”。在科普教育工作中,先后组织、实施开展了创新性的“科普课堂”“科普进社区(学校)”、“植物让生活更美好”、“与科学家面对面